痢疾门小儿下痢细寻推.不独成疳积所为.冷热数般虽各异.宽肠调胃在明医.赤白之痢.世人莫不曰赤为阳为热.白为阴为冷.或曰无积不成痢.若以冷热之法互治.必难取效.不究其原.何由可疗.且四时八风之中人.五运...
冬病夏治,让亚健康转向好的调理方法!
传播上古智慧、灵性与科学、修行、养生、生活。公众号后台点击“往期精彩”,在内容页上面的搜索框输入关键词,即可搜到您想了解的文章。这里有最全的优质内容和资料,给予修行路上更多的启示与帮助。今年7月11日...
《黄帝内经·素问》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【灵治】
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黄帝问曰:诊法何如?岐伯对曰:诊法常以平旦,阴气未动,阳气未散,饮食未进,经脉未盛,络脉调匀,气血未乱,故乃可诊有过之脉。切脉动静而视精明,察五色,观五脏有余不足,六腑强弱,形之盛衰...
绝世药经秘宝【服饵】
第一章 益智术一、聪明汤 制作:取白茯神10克,远志10克,石菖蒲10克。水煎2次,合并煎液。应用:儿童智力发育差,易忘事。吐痰多,舌苔白厚等。每日一剂,煎液分2次服。二、读书丸 ...
《黄帝内经·灵枢》-癫狂病第二十二【针灸】
癫狂病第二十二目眦外决于面者,为锐眦;在内近鼻者,为内眦;上为外眦,下为内眦。癫疾始生,先不乐,头重痛,视举目赤,甚作极,已而烦心。候之于颜。取手太阳、阳明、太阴,血变为止。癫疾始作,而引口啼呼喘悸者...
五仁丸【方药】
五仁丸的配方和功效与作用【组成】桃仁(15g)杏仁(15g)柏子仁(9g)松子仁(9g)郁李仁(5g)陈皮(15g)【功用】润肠通便。【主治】津枯便秘。大便干燥,艰涩难出,以及年老或产后血虚便秘。【歌...
《黄帝内经·灵枢》-终始第九【针灸】
凡刺之道,毕于终始,明知终始,五脏为纪,阴阳定矣。阴者主脏,阳者主腑,阳受气于四末,阴受气于五脏,故泻者迎之,补者随之,知迎知随,气可令和,和气之方,必通阴阳。五脏为阴,六腑为阳,传之后世,以血为盟。...
黄龙汤【方药】
黄龙汤的配方和功效与作用【组成】大黄(9g)芒硝(6g)枳实(9g)厚朴(9g)甘草(3g)人参(6g)当归(9g)【功用】攻下热结,益气养血。【主治】陽明腑实,气血不足证。自利清水,色纯青,或大便秘...
麻子仁丸(又名脾约丸)【方药】
麻子仁丸(又名脾约丸)的配方和功效与作用【组成】麻子仁(20g)芍药(9g)枳实(9g)大黄(12g)厚朴(9g)杏仁(10g)【功用】润肠泻热,行气通便。【主治】脾约证。肠胃燥热,脾津不足,大便秘结...
《小儿推拿广意》卷中>>胎毒 脐风 重舌鹅口 夜啼 惊风门 揉肘 水里捞明月 脐围七【推拿】
胎毒初生小儿病症.许多名状不同.马牙鹅口与脐风.重舌木舌肿痛.啼哭夜间不已.丹疡心火上攻.未曾盈月病多凶.好似风前烛弄.夫胎毒者.乃自胎中受母热血.故热盛生痰.痰盛生风.风盛则口噤唇撮.胸腹胀满.咽喉...
13